7月11日,河北省数智病理中心互联网医联体签约暨肿瘤病理诊断大模型发布仪式在我院东院区举行。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医疗保障局、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移动等领导,全体院领导,我院职工代表及多家主流媒体,共同见证河北病理领域数智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河北省数智病理中心在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落户我院,中心的建立旨在提升全省医疗机构病理诊断同质化水平,发挥示范带动和技术辐射作用,开展对口帮扶,推广适宜技术,研发和推广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技术,实现全省病理诊断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该中心基于超千万张病理图像构建高质量数据集,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打造肿瘤病理诊断大模型。该模型可高效处理多类临床诊断任务,推动肿瘤诊断标准化进程,并同步搭建远程病理会诊平台,创新构建“省级统筹-市级协同-基层联动”的多中心智慧诊断体系。

在开篇“病理革新,数智赋能——发布仪式”环节中,与会领导发表致辞。河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姜建明指出,目前全省病理医生缺口依然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基层优秀病理医生缺乏,病理诊断能力偏弱,制约着我省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数智病理中心互联网医院医联体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全省基层医院疾病诊断精确度,畅通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河北医科大学及直属医院会持续贯通远程会诊、深化科技赋能、织密区域协同、夯实分级诊疗,助力全省基层医院病理能力提升,为提升河北病理诊断能力,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丽君强调,病理诊断作为诊疗决策的“金标准”,其精准度直接关系患者生命质量与安全。河北医大四院率先构建的多模态肿瘤病理诊断大模型,不仅在雄安医疗大健康技术应用大赛“健康大数据技术应用赛道”中获得第一名,更通过云端会诊加智能辅助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希望四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省数智病理中心牵头作用,构建省、市、县三级数智病理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并持续优化病理诊断大模型,为建设健康河北、增进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雨表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在肿瘤预防、食管癌肺癌手术治疗等领域居业内领先,病理科率先开展全省网上疑难病例远程会诊,综合诊疗水平持续提升。本次签约及肿瘤病理诊断大模型发布标志着省四院进入发展新阶段,希望医院以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病理诊断,提升效率与精准度,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服务;同时需严格执行医保政策,规范诊疗行为,优化就医流程,让患者切实享受医保改革实惠,为全省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秦红军表示,公司构建了泛在融合的算力服务,规划建设四大数据中心及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并在政务、工业、医疗等领域加速人工智能赋能。本次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联合打造的肿瘤病理诊断大模型,实现22种泛肿瘤病变类型自动识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未来,公司将继续发挥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国家队作用,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为医疗事业贡献更多力量,共同谱写河北医疗发展新篇章。

我院党委书记李立平指出,河北省数智病理中心的成立是医院加强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教研协同的重要里程碑。在省委领导关心及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医院联合河北移动开发的肿瘤病理诊断大模型,采用计算机视觉与医学知识融合技术实现全流程AI分析,构建肿瘤病理诊断一体化协同体系,已与省内70余家医院合作实现远程病理诊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诊疗能力。医院还构建教学培训知识库,通过AI技术优化病理人才培养。未来将持续完善数智病理中心建设,推动大模型临床应用,为提升全省病理诊断水平、保障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河北省肿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我院副院长赵群详细介绍了河北省数智病理中心的建设进展。他表示,模型基于千万级病理图像数据集,覆盖22种肿瘤类型及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评估等关键任务,采用多模态大模型架构实现切片图像到诊断报告的全流程AI分析,并通过数据安全体系与可解释性机制保障临床应用,目前已实现基层医院病理图像上传、AI自动报告生成及专家审核闭环,同步构建AI教学培训知识库。未来将持续拓展医联体覆盖范围,提升肿瘤病种诊断能力,打造“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医联体模式,推动优质病理资源下沉基层。

我院常务副院长何宏涛主持会议并在总结中表示,数智病理中心的建设成果、大模型的正式发布及医联体的网络构建,不仅是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为未来持续探索数智医疗、深化病理诊断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心从蓝图规划到建设落地、模型发布,每一步都标志着河北省数智病理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将与大家携手同心、砥砺奋进,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河北添砖加瓦。

仪式现场,全省70余家医疗机构与我院签署互联网医联体合作协议。同时,多位业内权威专家获聘中心专家顾问团,将为中心数智化发展与大模型迭代优化提供高端智库支持。







在“医工融合·引领创新”与“突破瓶颈·直面挑战”两大篇章中,河北医科大学科技处处长申海涛、河北医大二院病理科李月红教授分别担任主持。来自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李国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步宏教授、西湖大学杨林教授、中国移动河北公司闫卓旭副总经理、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王世平主任医师等专家学者围绕“临床医学大模型:机遇与挑战”“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发展思考”“大模型驱动下的数字病理创新”“数智驱动创新升级模型助力协同发展”“基层医疗机构病理诊断的机遇与挑战”等,从医学大模型数据处理、行业趋势研判、数字病理图像分析、医联体协同模式创新、基层病理诊断能力提升等维度,深入剖析行业发展痛点并探讨解决方案。







当日下午,河北省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助推病理科智能化建设学术交流会同步举行。来自省内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AI预测模型在肿瘤病理中的应用”“数智病理对基层医院的影响”“地区病理科数字化建设路径”“结构化病理报告规范”“基层医院智能病理远程会诊实践”等议题,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研讨,为病理科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多元思路。

我院病理科主任刘月平在学术总结中表示,将以此次签约及大模型发布为重要契机,在医院党委的全力支持与统筹推进下,持续拓展医联体覆盖半径,深化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联动,致力于构建优质病理资源下沉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全省病理诊断服务均质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浪潮正深刻重塑医疗健康格局,病理诊断的智能化转型既是时代要求,更是民生期盼。本次签约仪式汇聚了政府、高校、医院、企业等多方力量,为我省搭建起病理领域数智创新的高质量合作平台,将为河北乃至全国病理诊断质量提升、医疗服务均质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构建更加精准、高效、协同的肿瘤病理诊断新生态,为守护百姓健康贡献四院数智力量。